旧门户数据备份

铁路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旧门户数据备份 > 铁路资讯 > 正文

《铁路视野》铁路货改报道推出张晓东专访

信息来源:人民铁道报 2013年7月26日     作者:     发表时间:2013-07-26     阅读次数:

    张晓东,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供应链管理、铁路货运与物流、运输物流市场营销。近年来,他主持完成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发展模式问题研究》《我国货运量短期预测研究》《铁路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研究》等50余项科研课题。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得优秀论文奖项2项,ISTP检索论文5篇;其专著《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为我国第一本关于物流园区的专著。他还担任了商务部物流行业产业损害预警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特约研究员,中国铁道学会运输委员会专业运输分委会秘书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下设运输管理工程系、物流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管理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系以及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拥有北京交通大学综合交通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研究实验室、交通运输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另外,学院还设有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佟一博摄
   多因素让改革势在必行

  《铁路视野》:作为物流方面的专家,首先请您为大家谈谈铁路货运改革的大背景。

  张晓东:我国铁路货运改革铺垫多年,此次政企分开后,走市场化的条件基本具备。上世纪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对铁路改革进行了探索——经过十余年的私有化和国有化转换,对于铁路到底是国有基础设施属性还是市场属性这一基本问题,它们普遍认为铁路具有多重属性,且还是要以国有为主或国家给予必要的补贴。但是国有为主并不等于只做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它也可以走市场。所以发达国家明确了铁路生产经营要走市场化。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我国铁路改革从初期的放权让利、大包干,到试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主辅分离、网运分离,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但由于运能的长期紧张,使得铁路改革不能跟上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所以给人感觉相对滞后。

  近年来,政府支持下的铁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路网逐步扩充,运能日益提升,铁路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这都为铁路下一步政企分开、走市场准备了条件。

  在我国综合运输市场逐步形成、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快速构建的新形势下,铁路货运的市场主体地位受到较大冲击,不仅严重影响了铁路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物流体系的高效低耗运行。为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物流业和铁路都需要承担起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历史责任。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铁路货运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路视野》:诸多媒体评论说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是面向市场、进军现代物流业的重大变革,那么我们要去进军的现代物流业目前是怎么样的一个态势?

  张晓东: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物流业是一个融合了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它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市场对于现代物流的要求是包含空间位移、时间延续、形态增值等效用的全程物流。现代物流区别于传统的地方主要是现代物流有信息技术的有利支持,集成整合的系统观念和营销模式。当前我国物流业总体运行良好,但仍然存在运营效率偏低、运行成本偏高、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这其中也有铁路作用发挥严重不足的问题。上述物流客户需求要从系统化、供应链的角度去全面策划对接,这一点我们的货运组织改革也在做,但还有很多路要走。

  《铁路视野》:铁路货运在物流业中充当怎样的角色?

  张晓东: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铁路货运都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铁路通过客车化班列的稳定开行,带动海铁联运发展平稳,实现了在干线运输领域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物流市场的良好经济收益。这些国家中铁路货运占物流市场份额一般可达到20%-30%左右,美国铁路货物周转量近年来更是达到了40%-42%左右。铁路由于在节能环保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在提倡绿色物流的欧洲,铁路承担着重要角色。

  要变“两根轨”为“两条腿”

  《铁路视野》: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中有哪些我们铁路货运改革可以借鉴的地方?

  张晓东:我认为可以借鉴的方面主要包括机制设计、营运模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着眼我们的铁路货运改革,我觉得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第一个是公益性与经营性的关系。铁路具有多重属性,担负国家重点物资的运输责任,这在世界各国都是公认的,我们也不例外,对此我国也在探讨相应的有效的运输补偿方式。但除此之外,铁路也有企业属性,对于公益性运输以外的,需要采取市场手段积极开拓,同时注意在国家层面采用市场方式处理好应急突发公益性运输与基于合同的经营性运输的关系。第二个是货运与物流的关系。从目前来看货运和物流一体化的方向已经明确,即站到站货物运输向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转型,各国发展方向大多是货运公司向物流公司转变,我们的货运改革此前也去一些国家学习过,对此有所思考借鉴。第三要处理好生产与经营的关系,或者说生产与营销的关系。具体说就是调度指挥、班列开行跟物流增值服务、客户服务、货源组织、方案策划之间是什么关系。国外主要有两种可借鉴的方式。一类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生产营销一体化的方式,另一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生产营销的协调化运营。第四,货运节点与运输线路的关系。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往往在节点上完成,货运场站在铁路货运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铁路推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基础。铁路总公司借鉴国外经验,对加强铁路货运场站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工作已探讨多年,此次货运改革应结合网络化经营思路,加快构建分层分类的铁路物流节点体系,进而与运网形成整体,推进物流增值服务的顺利开展。

  不论选择哪种模式,改革可以向国外借鉴的一点是,不只看货运运量增长,还要看铁路货运经营收入增长。铁路货运如果也朝着物流方向发展,那么也可以在铁路干线运输的基础上运用多种运输方式发展物流。就像我们曾经总结的,铁路改革要变“两根轨”为“两条腿”,不被两根钢轨束缚住;经营思想上要“出轨”,否则就会僵化掉,生产安全上要保证“不出轨”,安全是基础,这两方面需要协调好。

  一次降低百姓生活成本的改革

  《铁路视野》:请您预测一下改革以后铁路货运能给国民经济带来哪些利好?

  张晓东: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就会降低社会流通成本,利于提高物流业的服务品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铁路视野》:请您预测一下改革以后铁路货运能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实惠?

  张晓东: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便于降低生活成本。直接影响方面,很多原来不能运的食品类、电子类商品等高附加值(白货)都可以运了,准时性送达服务也好了。间接影响方面,综合物流成本下降,在其他成本不发生变动的条件下,生产资料价格会有下降,随之而来生活资料的价格也会相应下降,老百姓就得到实惠了。

  高铁快递前景极其诱人

  《铁路视野》:我国物流业中的快递业务增势迅猛,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也提出发展高铁快递,您怎样看待高铁快递的前景?

  张晓东:高铁快递面对电子商务小件物品或者文件信函类轻便物品非常有优势。目前高铁快递还带有探索性,未来高铁车厢可能会有适应性的改造,比如设置专用车厢。在我看来高铁快递的前景极其诱人。5年前大连机场改造物流园区的时候我们就建议他们考虑地铁修到哪里,高铁将来建在哪里,因为高铁建好后很可能实现全球高附加值商品在中国的空铁联合运输,这种基于高铁的空铁联运模式将引领世界新一轮的物流模式发展。比如苹果手机这类高端电子产品可以从国外通过航空运到北京首都机场,再利用高铁快递和城市铁路转运后就可能辐射整个华北地区。再比如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在空铁联运方面的设施基本具备,将来动车车辆、站房、服务模式做好与货运匹配的改造并解决高铁海关监管问题后,一样可以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的运输并辐射整个长三角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高铁货运实现后,甚至旅客随身携带的大拉杆箱都可以向飞机托运一样,通过条码或RFID一扫就可以随车托运。所以对于高铁快递、高铁货运社会都很期待,我也很期待。
上一条:《铁路视野》铁路货改报道推出熊永钧专访
下一条:《铁路视野》铁路货改报道推出罗仁坚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