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门户数据备份

铁路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旧门户数据备份 > 铁路资讯 > 正文

三场“委员通道”两迎铁路声音

信息来源:《人民铁道》报 2018年3月16日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3-16     阅读次数:

    本报北京3月15日电 (特派记者孙业国)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路总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春房等10位委员接受媒体采访。这也是本次会议期间“委员通道”第二次迎来铁路声音。
    卢春房在接受采访时说,过去中国高铁实现飞速发展,原因有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创建了标准化管理模式、动态验收方式,也创建了项目整体质量管理体系。这些都为高铁建设保驾护航,实现了安全可控、质量优良。在技术创新方面,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补短板,把自身非自主化的部分实现自主化。比如2013年研制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经过4年多的努力实现了完全自主化,其安全、节能、降噪性能是先进的,目前已经有225组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二是上水平,即把自身先进的部分保持住。比如,研发了新型的无砟轨道系统,即CRTS Ⅲ型无砟轨道系统,解决了轨道板翘曲、中间层离缝的问题。这种轨道板在世界上是独具优势的。
    对于下一步高铁将如何发展,卢春房表示,首先在铁路建设上要保持高位运行的态势。到2025年中国高铁的运营里程有望达到3.8万公里,将使更多人能够乘坐高铁。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要做好几项工作:一是安全。要通过人防、物防加技防,共同保安全。二是“智能高铁”。要研发环境感知、自学习、自决策的智能技术。三是“更快高铁”。要研发高速磁悬浮列车、真空管道飞行列车。四是“绿色高铁”。要研发更节能、更环保、噪音更小的动车组等。将来的高铁将更加安全舒适,更加方便快捷。

上一条:连接内蒙古与东北地区首条高铁施工进入冲刺阶段
下一条:让高铁跑得更安全更快速——访全国政协委员张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