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门户数据备份

铁路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旧门户数据备份 > 铁路资讯 > 正文

建水小火车 古城复活百年米轨记忆

信息来源:《人民铁道》报 2016年4月24日     作者:     发表时间:2016-04-25     阅读次数:

    “小火车咣当咣当到了临安站。”清明小长假期间,自助游旅客徐维欣把自己乘坐建水古城小火车、探访百年滇越米轨铁路的组图发到朋友圈,引来朋友们大量点赞。这趟小火车是昆明铁路局在保护和开发中传承百年米轨铁路文化的首个范例,开行近一年来,以其丰富的人文历史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2015年5月1日,米轨保护与开发利用示范项目建水古城小火车正式开行,标志着云南米轨铁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开路地合作共同保护米轨之先河。
    如果从服务地方经济的角度来看,百年滇越米轨铁路早已从辉煌的台前退居到了幕后,但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看,这条106岁的铁路仍然以自己不可复制的特性傲然屹立、魅力四射。一切皆因这条孕育于19世纪、诞生于20世纪、沧桑于21世纪的铁路承载着特殊的文化记忆。
    走近滇越铁路,有人看见了世界先进科技文明的踪迹。滇越铁路在勘测阶段,采用了先进的钢铁技术、线路技术,在莽莽群山中对线路的走向进行了科学定位;在修建中,创造了许多工程奇迹,其中被称为滇越铁路第一桥的人字桥,以独特的设计和施工跻身世界著名桥梁之列;通车后,西方发达的蒸汽机车、车辆以及管理技术涌入闭塞的云南,有力促进了云南铁路的发展。
    走近滇越铁路,有人看见了多元文化的融合。汉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在与法兰西文化、越南文化的碰撞中,相互吸纳、相互交融。
    走近滇越铁路,有人看见了中国民族精神的传承。滇越铁路在抵抗外来侵略中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抗争文化”,为云南国防和边境交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内容;百年米轨沿线的铁路职工与边疆各族儿女所形成的 “奉献文化”,直到今天仍在代代传承,滋养着一方热土。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文化。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开通运营百年的米轨铁路,云南米轨铁路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做好米轨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响应社会关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建水古城小火车开行以来,路地双方积极展开多项主题性营销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们还联合编辑出版发行图书 《百年个碧临屏铁路》和 《建水古城小火车》,拍摄电视专题片 《最后的寸轨火车》,制作建水古城小火车邮册、邮票、首日封和具有建水特色的紫陶纪念品,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也树立了文化品牌。
    2015年5月1日至2016年4月20日,建水古城小火车共开行689趟,运送游客78311人次。其中,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建水小火车还迎来了客流小高峰,运送游客1161人次,为云南旅游增添了一抹文化亮色。
    “切实有效地保护与利用铁路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共同的责任。”正如昆明局米轨保护与开发利用办公室工作人员王福永所说,昆明局正秉持 “运营与保护并举、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对云南米轨铁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上一条:“双满”列车深挖青藏铁路运输潜能
下一条:海尔电器特需列车抵达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