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局党校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路局党校资讯 > 正文

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将“四副眼镜”法引入教学课堂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7-05     阅读次数:

629日,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宋斌教授带领小组成员吕毅老师、沈晓艳老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这一主题,在第二期大学生党员培训班中运用“四副眼镜”分析法开展研讨式教学。

此次研讨式教学采用的“四副眼镜”分析法是现代培训中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学员分成四组,分别从肯定、质疑、宏观、具体操作视角四个方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并最终取得对特定问题的正确分析和完整认识。

在教学实践中,宋教授首先进行了导论,讲述人工智能历经的寒冬与爆炸式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牛人”、具体发展层次等等,并正式引入论题——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该何去何从。学员们踊跃参与讨论,不仅是四个小组成员就各自所代表的立场发表了深刻的见解,场外的学员也积极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想法,并将各组及场外观点进行梳理并记录在移动黑板上,便于总结。学员们参与度高,氛围活跃。

最后,宋教授将各组表达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她借用吴军博士(原腾讯副总裁)的话“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最初受益的都是发展和使用它的人,而远离、拒绝接受它的人,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将是迷茫的一代”。不管是万花镜组的人工智能提高了生产效率、带来了经济效益,助力绿色环保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奉献力量;墨镜组坚称的人工智能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一旦人工智能反客为主,人类面临很大的危险;还是望远镜组要从宏观的角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人工智能始终为人类服务;放大镜组认为的当下人类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不同领域的专业技术以更好的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都论证了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和发展是有利有弊的。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作为人和企业无疑应该去拥抱它。想要自己成为不被时代打败的受益者,人类只有自身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扬长避短,未雨绸缪,才能将其所用。宋教授鼓励在场的学员,要拆掉思维里的墙,拒绝平庸,带着勇气向前冲,让终生学习成为常态,以此加速思维成长,拥抱智能未来。

本次研讨式教学其实质和核心是激发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一次教学形式的创新,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引导学员多视角思考和分析问题、多元化的交流互动,得到了学员和观摩领导、教师的一致好评。

 

 

 

(兰州局集团公司党校 沈晓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