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局党校送教上门服务队用真情传播党的声音
信息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6-10-11 阅读次数:
“备课,没有完成时”。讲好课是老师的本职,精心准备是讲好一堂课最关键的第一步。近两年,每年年初,全局各单位都会收到局党校的送教上门课程“菜单”,精选近两年教师讲授过的和新开发的课题,详细列出专题课目,供各单位按需“点菜”。这一张看似简单的“菜单”背后,凝聚的是局党校老师辛勤付出的汗水。为了备好课单上的新课,老师们搜资料查数据写教案做课件,一点不敢马虎;即使是既有课程也要与时俱进地增添新内容,每上一堂课前都要根据受众职业特点、文化层次等认真思考、设计、改进、完善。 “‘三堂会审’,打磨课程”。一堂精彩的课程,不是教师一个人“备”出来的,而是集全体教师甚至全校之力“打磨”出来的。在局党校,每门新课在进课堂之前,都要经过“三堂会审”:独自备课,撰写讲稿,制作课件;参加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并进行试讲;面对校领导和全校教师进行试讲,现场对文字教案、授课内容、课件制作等全方位点评,精雕细琢,反复修改,确保送教课程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老师们自我加压,反复试讲,精益求精。每位老师都是以这样的状态、干劲,全力以赴去打磨每一堂课。党校也为老师们创造最好的条件,针对党校老师讲课中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的问题,有计划地安排教员到基层、进机关,通过基层调研“接地气”,通过挂职锻炼“接天线”,为打磨好每一堂课提供现实素材和实践感悟。 “送教服务,忙并快乐着”。怀揣着辛苦打磨好的课程,如果能得到基层单位的“点单”,有为他们服务的机会,对老师们来说自然是一件很兴奋的事。然而,讲过课的人都说,讲课是一个体力活。全局各单跑来跑去的送教上门更是一件辛苦的事。特别是今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需要大量理论辅导,全局兼职支部书记培训班分散在各地区办班,再加上党校主体班授课任务也较多,不少老师的授课任务繁重。许多老师克服两地分居、孩子尚幼、身体不适等困难,送出了优质课程,仅2015年至2016年8月,14名服务队成员,到柳州供电段、南宁车辆段、湛江货运中心等全局68个单位(部门),累计送教上门158人次,直接受众1万多人次。今年6月、9月,党校多名教师先后得到局党委领导“钦点”,受邀到局机关作“两学一做”专题讲座、辅导,提升了局党校的美誉度,扩大了局党校的影响力,提振了全校教师的精气神。 “得到认可,充满了动力”。通过效果评估和课后反馈,各单位普遍认为送教上门服务效果好、内容实、收获大。送教上门工作还得到了许多荣誉,青年党员教师郑晓艳的《高铁对广西经济发展影响的辩证思考》课程,获广西区党校系统精品课比赛一等奖,并入选全国行政学院2016年度网络课程,她本人也获评广西区委党校系统2014—2015年度优秀教师;青年党员教师黄燕的《提升党支部书记讲话魅力》课程,获全路党支部书记培训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并受邀到总公司培训班作示范讲授,她本人荣获全局“服务基层能手”荣誉称号;反映以送教上门为主的工作信息得到局党委书记康维的批示并转发全局;送教下基层服务小组去年荣获全局“党内攻坚标杆”荣誉称号,今年“七一”期间,又入选全局十大党内优质品牌,受到局党委命名表彰。面对荣誉,局党校送教上门服务队并不骄傲,更不自满,他们及时召开总结座谈会,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送教上门工作注入更大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党校送教上门工作成绩来之不易,今后要思考的是如何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广泛、更有效地向全局广大干部职工传播党的声音。 (南宁铁路局党校 陈作凯 董晓婧)